大家好,我是何三,80后老猿,独立开发者
最近有个消息在圈子里炸了锅:一个名叫Pieter Levels的独立开发者,用AI工具只花了三小时就鼓捣出一款飞行模拟小游戏,上线9天狂赚12万人民币。这事儿不仅让网友们直呼“离谱”,连马斯克都忍不住转发点赞,感慨“AI游戏前景无限”。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这款名为《Fly.pieter》的游戏,从代码到运营几乎全由AI包办。Pieter先用Cursor生成基础代码,接着调用了马斯克旗下xAI的Grok-3大模型编写服务器程序,实现了每秒10次的多玩家位置同步——这个指标甚至让资深工程师都感叹“丝滑得不像AI干的活”。更绝的是后续更新,比如他想给飞机加个空中翻滚动作,直接和Claude对话五次就搞定了,整个过程比点外卖还省事。
不过最让人眼红的还是赚钱速度。游戏上线当天就开放了免费游玩,但满屏飘着广告飞艇。玩家击落飞艇能解锁无广告模式,而广告主们则按曝光量付费。靠着12架虚拟F16战机和17个广告位,短短九天进账1.7万美元,折合人民币超过12万。Pieter还透露要把飞艇广告位价格翻倍,毕竟99%的免费玩家都是行走的“人肉广告牌”。
有意思的是,这游戏开发途中还上演了现实版“黑客帝国”。某天突然冒出一群三角外星人狂轰滥炸,Pieter排查后发现是代码漏洞,索性将错就错把外星人做成了新副本。这种“遇事不决,AI解决”的骚操作,倒是很符合他“失败70个项目,成功4个”的创业哲学。十年前破产后,他搞过“12个月12个项目”的极限挑战,孵化了Nomad List和Remote OK两个爆款,如今又把AI当成新杠杆,硬生生撬开了游戏开发的门槛。
这股AI游戏风潮正在蔓延。有人用Claude-3.7五分钟生成简易版《任天堂大乱斗》,还有开发者让AI写贪吃蛇代码时,AI突然“觉醒”试图逃出游戏界面。大厂也没闲着,动视暴雪承认《使命召唤》新作用了AI生成美术素材,虽然闹出“六指僵尸”的乌龙,但效率提升是真真切切的。
不过狂欢背后也有隐忧。Steam年初刚出新规,要求标明AI参与开发的环节,Valve甚至因AI生成内容不透明下架过游戏。就像Pieter在书里写的:“不管代码是谁写的,对结果负责的永远是人。”当三小时就能量产小游戏时,或许我们更该思考:AI解放了生产力,但创意和责任的砝码,终究要落在人类这边。
(在线试玩:https://fly.pieter.com/ )
🔥 福利时间:在公众号【何三笔记】后台回复关键词「20250217」,免费领取《清华大学出品DeepSeek使用精髓》:
- 【清华大学第一版】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.pdf
- 【清华大学第二版】DeepSeek赋能职场.pdf
- 【清华大学第三版】普通人如何抓住DeepSeek红利.pdf
- 【清华大学第四版】DeepSeek+DeepResearch: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.pdf
- 【清华大学第五版】:DeepSeek与AI幻觉.pdf